广西十万人在欢度这个节日,场面太壮观!
2023-02-24 20:13:05   来源:广西头条NEWS

1月30日至2月21日,超过10万名中外游客和当地民众欢聚河池天峨、东兰等县,探寻古老而神秘的蚂民俗文化,共同感受国家级非遗“壮族蚂节”的神奇魅力。你知道什么是蚂节吗?一起来看看现场有多热闹吧!

2月18日,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村民表演《蚂斗毛人舞》。高东风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壮族蚂节”是啥?

“壮族蚂节”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北部红水河流域境内,因壮族把青蛙称为“蚂”而得名。传说掌管风雨的不是龙王,而是蚂女神。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通过祭祀蚂,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蚂节一般从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结束。节日期间,当地群众以祭蚂为主要活动,敲锣打鼓,召集四方歌友,大家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

2月18日,广西河池市天峨县纳洞村红水河壮族蚂民俗文化节活动现场人山人海。高东风 摄

活动程序一般有找蚂、孝蚂和葬蚂三个步骤,以跳蚂舞、唱蚂歌形式相伴完成,以共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蚂舞的舞姿多模拟青蛙而为,主要动作有双腿深蹲、撑棍仰身、碎步横行、抬踏颤点等,富于生活气息,诙谐风趣。

2006年,河池“壮族蚂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5年12月,河池“壮族蚂节”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基地。

2月21日,参与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畴乡巴英蚂节民俗活动的游客众多。高东风  摄

来看看现场有多热闹!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蚂民俗活动已经停办三年。2月21日,2023年巴英“壮族蚂节”民俗活动在河池东兰县正式拉开帷幕,吸引数万名游客前来观光、探秘。

2月21日,参观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畴乡巴英蚂节民俗活动的游客众多。高东风  摄

当天巴英蚂节的“重头戏”是巴英铜鼓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当地群众一起敲响300面铜鼓,气势恢宏,场面震撼。

2月21日,俯瞰壮观的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畴乡巴英铜鼓会。高东风  摄

在蚂节中最为隆重和热闹的是唱蚂歌、跳蚂舞和即兴歌会。周围几十里的各民族同胞欢聚一堂,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2月21日,参与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畴乡巴英蚂节民俗活动游客众多。高东风  摄

据介绍,今年东兰县先后在多个乡镇举办蚂节民俗活动,深度挖掘开发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方位展示红水河流域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着力打造红水河流域壮族巴英蚂节文化品牌,提升东兰县民俗旅游文化和知名度。

2月21日,当地群众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畴乡巴英蚂节民俗活动唱响迎客歌。高东风  摄

2月21日,观看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英蚂拐节民俗活动表演的游客众多。高东风  摄

2月17日至18日,2023年天峨县纳洞村红水河壮族蚂民俗文化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游客和当地民众欢聚在纳洞村,敲响迎宾铜鼓,唱响悦耳山歌,欣赏取仙水、蚂祭祀等活动,跳起富有民俗特色的蚂舞,围绕着熊熊篝火彻夜狂欢……

2月18日,俯瞰天峨县纳洞村红水河壮族蚂民俗文化节活动现场。高东风 摄

据了解,蚂舞是蚂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是天峨红水河壮族蚂民俗文化节最精彩章节之一。

2月18日,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村民在展示非遗项目《春耕舞》。高东风 摄

当天,当地还举行了抢花炮、背篓绣球等民俗体育竞技活动。

2月18日,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村民展示传统手工技艺展示《古法榨油》。高东风 摄

广西头条综合报道 

编辑:张文茜

审核:廖敏佳

终审:杨   强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