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在线丨长春胃肠疾病哪里看的好
2023-01-02 21:37:40   来源:

长春博爱中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重点科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建设,成为具有雄厚实力、专业齐全、技术高超、享有盛誉的学科医院胃肠中心不断将国际上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坚持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系统,在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下垂、幽门螺旋杆菌、食管炎、结肠炎、口臭、便秘等疾病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国内享有盛誉。

研究里特别提到,虽然中国胃癌发病率也在下降,但距离“罕见”仍相差甚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项研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研究者按诊断年份、性别和年龄,从数据库中选取了34个国家92个癌症登记处的胃癌发病率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研究者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胃癌发病率相差8倍以上。其中,东亚的发病率要远高于北美和欧洲。好消息是,从总体来看,胃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比如日本、澳大利亚。预计到2035年,将有16个国家的胃癌发病达到罕见病水平。

尽管发病率呈总体下降的趋势,但由于各国胃癌的发病率差异很大,再加上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研究人员预测中国、韩国、泰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新发病例数预计将继续增长。

全球新发胃癌病例中,中国人占了四成

很明显,中国不在胃癌变得“罕见”的国家行列中。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数据,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粗略估算,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有近50万人,数据触目惊心。再加上胃癌的早期症状类似于胃溃疡、胃炎等常见胃部疾病,所以在病发时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者误认为是普通胃部疾病,导致我国胃癌的早期的诊断率只有5%-10%。而且,早期胃癌5年以上生存率可达到95%以上,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不超过10%。

胃癌为何偏爱中国人,这4点是主因

胃癌的高发与“吃”脱不了干系,那么说到“吃”,怎么能少了“会吃”“爱吃”的中国人呢?因此,胃癌偏爱中国人,可能与这4个原因有关:

1.高盐饮食。我国胃癌高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中西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因为他们爱吃腌过的食物和海产品。高盐会抑制胃酸的分泌,降低胃粘膜抵抗力,导致胃炎、胃溃疡或穿孔等一系列胃肠道疾病,促使胃癌发生。

2.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质,当胃壁被高盐食物损伤时,幽门螺旋杆菌就会趁虚而入,使胃肠产生癌变。共餐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中主要的传播方式,中国人喜欢团团圆圆,家庭、亲友聚餐是彼此亲近的表达方式,但也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风险。

3.爱喝高浓度的白酒。一般任务,酒精的浓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酒精虽然不会直接致癌,但是能起到促进强化致癌物的作用。酒精极具刺激性,大量饮酒会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对胃部健康产生威胁,引发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

4.爱吃烧烤、熏制食品。重庆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孙浩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胃癌是典型的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

大家爱吃的烧烤、油炸类食品其实也是癌症的诱因之一。孙主任提到,在他接诊的年轻患者中,过半都爱吃烧烤或麻辣烫。食物经过烧烤或烟熏后,容易产生如3-4苯并芘和环芳烃类物质,这些都是明确的致癌物。

胃癌发生率高?主要是我国胃镜普及率低

当肿瘤被发现时,其分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疾病的预后。早期胃癌基本可以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5%。因此要想获得治疗胃癌的佳时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发现。但令人痛心的是,我国90%的胃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主任左秀丽指出,通过胃镜筛查,胃癌其实是可以预防的。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的好方法,是检验胃癌的金标准。但是,目前我国的胃癌筛查做得远远不够。

一方面是人们因为一些关于胃镜的不好的“传说”而变得害怕做胃镜,什么“做胃镜很疼”“做胃镜的时候有异物在喉咙卡着,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很恶心”“做胃镜就是把一根长长的管子伸进你的喉咙里”……导致很多患者一听到要做胃镜检查,赶紧摆摆手:不做不做。可能由于他人经验或自己曾经的体验,对这一检查都非常恐惧。

另一方面,胃镜检查不是我国常规体检的必做项目,与我国不同,日本的胃镜检查是一项社会福利,虽然胃癌发病率高,但是由于胃镜检查的普及,日本早期胃癌发现率和胃癌5年生存率也高,因此死亡率就很低。

那么,什么样的人需要定期做胃镜呢?一般建议,年龄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长期高盐饮食、长期吸烟喝酒的人群,每年定期做一次胃镜体检。

虽然目前我国还做不到胃癌“罕见”,但相信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国家对胃癌知识的普及,在未来,胃癌的发病率会越来越低,早期诊断率会越来越高,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也会越来越罕见。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胃镜检查 早期胃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