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快乐教育 打造和谐校园
2023-04-07 11:20:08   来源:东方资讯

实施快乐教育 打造和谐校园


(相关资料图)

——记景洪市勐龙镇小街小学

记者 马芸 汪涛/摄

本报记者/马芸 汪涛

“随着大家对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大幅提升,优质学校‘学生感觉学习快乐、老师感觉工作幸福’的人本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业界、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和推崇。做幸福教师,育快乐学生,是我们学校始终追求的目标。”景洪市勐龙镇小街小学校长饶新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习愉快,老师工作舒心,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质量,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先后荣获“云南省青少年航空模型、建筑模型网络比赛优秀组织奖”“西双版纳州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暨第一届西子千训艺术展演活动(艺术工作坊)三等奖” “西双版纳州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西双版纳州小学数学乡村教师“教研共同体”等荣誉称号。“做幸福教师、育快乐学生”的教育理念结出丰硕成果。

作为一所边疆地区多民族寄宿制学校,该校现有84个教学班、教职工206人,在校学生381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958人,占学生总数的77.6%。

多年来,小街小学不断优化管理,改革创新,努力践行“幸福教师、快乐学生、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打造“以人为本的教育园、底蕴丰厚的文化园、链接未来的信息园、和谐恬静的礼仪园、陶冶情操的艺术园、地方特色的乡土园”,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环境、管理、课堂、师生文化。

幸福教师:坚守纯粹信念 倾心教学实践

“教育是双向奔赴的爱。一个心中有爱的教育者是幸福的,他会用心教育学生,用爱感化学生,能坚持纯粹教育信念,倾心教学实践。”饶新明这样定义“幸福教师”。为此,小街小学为培养幸福教师不遗余力。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凝心聚力共发展。学校采取多种形式,为教师发展、成长搭建平台,铺平道路。借助“沪滇皖”校际联合研讨等平台,拓宽教研高度、宽度、厚度。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开展师徒结对、专题讲座、集中培训、教师讲坛、骨干引领等活动,参与“国培计划”“请进来走出去”等项目,筹办全辖区教师素养大赛,鼓励教师参加省、州、市优质课、创新课比赛,帮助教师提升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学校里被评为“云南省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优秀教师”3人、“云南省优秀少先队工作者”1人、“西双版纳州优秀教师”2人、景洪市“十佳”教师1人;获得“西双版纳州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人、“景洪市教育特别贡献(凯莱)奖”3人。目前,学校聘用中小学高级教师85人、一级教师61人、二级教师44人。

调动教师工作热情,增强职业幸福感。学校工会每年组织开展教师节表彰会、重阳节活动、“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及“五一”劳动节表彰大会等,每学期举办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为过生日的教师订做蛋糕、送上祝福,每年组织教职工体检,慰问生病住院、分娩、直系亲属去世的教职工,为教职工排忧解难、送温暖。工会成了大家信赖的“职工之家”。

快乐学生:快乐学习 提高效率

“‘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快乐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恒心和毅力。但快乐教育一定要抓住精髓,不是孩子快乐了就可以,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老师和家长也应及时约束。”王正兰老师郑重说道。

学校结合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大力推进特色教育,打造特色课堂,创新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汲取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自2009年以来,学校累计13年在景洪市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测中排名全市乡(镇)第一。

推进特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合理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资源,不断推动学校体育、艺术改革与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坚持“以德立校、全面发展”的宗旨,坚持“我实践、我成长、我快乐”的指导思想,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不断强化少年宫建设。目前,学校建成航天科技、科普、版画、慢轮制陶坊等16个社团,开展三毛球、滚铁环、竹竿舞等22个阳光体育活动项目。每年交替举办以“创和谐校园、展艺体风采”为主题的校园艺术节和校园科技体育节,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泼水节赶摆”“嘎汤帕节”等活动,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提供良好平台。

打造特色课堂,培养“自主、互助、探究”型学生。学校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积极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把民族舞蹈、民族服饰、民族工艺等民间资源引进校园,积极传承民族文化。开设傣族慢轮制陶坊,学生代表云南省赴青岛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合作,将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引进校园,建盖自然科普园,对学生进行自然科普知识教育。同时,每年寒暑假选派学生到植物园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生物多样性考察活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合作,成为“蒲公英行动”在云南的重要基地,拓宽学生视野。2021年,学校少先队大队在《弘扬民族文化、在传承中成长》案例中荣获“云南省优秀少先队工作”(活动)案例。

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学校大胆创新,推出“童眼看世界”学生游学活动,每年与上海进才实验小学开展一次学生互访游学活动,孩子们相互结对,进班学习,建立了深厚友谊。以少先队为平台,精心设计主题班会,队会每学期累计达30次,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每学期累计达14次。每学年精心组织“我和解放军叔叔走边关”等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及关爱生命、关爱他人、感恩社会的良好思想品质,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